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艺栈申请   分享家:Addthis中文版 添加到收藏夹 | 每次上网自动访问该展厅 | 向外界推荐展厅 | 帮助中心
  书法艺术名家 于兴 金星 艺栈
  yux.sh1122.com   国际服务席号: 88697
最新博文:
我的书法生命      “于兴书法展”将在河北博物院启帷      刍议大江书法之融变之术      “羊”款      “用”“艺”合璧 推陈出新      气势磅礴 浩然正气     
我的动态    
《泉峪斋随笔》序
发布时间:2009-07-23
《泉峪斋随笔》序
熊基权
 
社会生活中最可贵的是真理;人际关系中最可贵的是真诚;文学作品中最可贵的是真情。世上至贵、至美的莫过于一个“真”字,难能、难为的也是一个“真”字。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平平常常的小诗却能传诵千古,妇孺皆知,诗界认为是个谜,我想是因为简单真实,它用最简单直白的语言道出了无人不有的思乡之情,贵在真。
于兴这本散文、随笔、诗歌集,不是婉约、豪放、华美诸路,而是真诚、坦率、自然一格。正如他在《自然人生》中所言:“儿童般的自然纯真状态,常常被认为是一种十分美好的黄金时代。但人们不可能永远是儿童。”理想境界是“从儿童的天真自然走向超然物外的自然天真。”于兴笔底所流露的正是他心中五彩世界的自然天真。仅此,足令人捧读再三、回味再三。这是我读完他的这本底稿后总的感受。
《老屋》是于兴近日新作。“老屋”经历了一家四代人两次翻新的岁月沧桑,作者以极其细腻的笔墨描写出“奶奶”、“父亲”在这岁月中的心底沧桑,而这心底沧桑却是对“老屋”大量笔墨的描写映衬出来的。文章没一笔写“奶奶”、“父亲”的体态容貌。单以叙事的手法表现,更觉深刻细微,是谓难能。比如,父亲第一次“出场”是写奶奶陪嫁的新屋已破旧不堪,“草屋一时变成了贫困的代名词。同学们不说我们是哪庄的,说是那家住草屋的。”姊妹们多次建议父亲拆了老草屋。“但父亲总是不愿与我们直面以对,低头缄默不语,拿一些不当紧的话来搪塞。”接着写“父亲拧屋脊的手艺很高,像是老女人挽辫结。父亲像侍奉老人一样,年年岁岁精心修葺老屋……看着父亲用他那粗壮的大手,非常麻利,有节奏地给老屋编织花一样的辫子,我想他是在编织他心中的梦,也是在挽一个时代最后那道结。”短短的这段文字把当年挑着一家三代人重担、在贫困中度日的“父亲”的声容举止和他心底的那个“结”写得活灵活现,亲切生动。《老屋》的主线写“老屋情”,通过写老屋情阐释的是新事物必然要替代旧事物的事物发展客观规律。从写拆掉老草屋,奶奶、父亲在抹泪,到“矗立起两眼窑洞”的新屋再度变成“老屋”,晚辈又建议“拆了窑洞盖砖房吧!”“我和哥哥却顿感酸楚,似有揪心的绞痛和恐慌。”他们和奶奶、父亲一样难割“老屋情”。《老屋》深刻道出了我们民族的朴实、然而却是顽固的心理特征及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规律。于兴作文真真切切、入木三分,其生活阅历厚实,文学和文字功底厚重。
《找回的心》写的是拣回弃婴的故事。善良的妻子是位列车员,从车厢里拣回一个被遗弃的女婴。从“一家三口为平添了这个小生命而笑逐颜开”;接着发现弃婴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一块愁云很快抹去了我们脸上的笑容”,家中积蓄难以承受昂贵的医疗费用,一家人争执再三,决定将孩子弃放医院;而后又十万火急地追查孩子的下落,终于找回了失落的心……故事是真实的,一波三折,引人摒息而读。尤其是将孩子丢放医院一段,于兴极其坦诚地写出了他们夫妻复杂而真实的心态。在“不是找罪受吗?!”的思想趋动下,“也是一个星期天。一大早”他们开始按计划行动。缠绵到下午3点,他对妻子说:“走吧!”这两个字何等沉重!医院二楼“楼道里一个人也没有,静得很。”当他看着妻子“把孩子放在了口腔科门口的连椅上,我的心像做贼一要心惊胆战。”“楼道里不时有凉风吹来,妻子用抖动的双手抱住孩子的小脸……”这种纪实场面的描写,异常冷峻、惊心,使人感到他们像是在遗弃亲生婴儿一样心虚。原本可以抱送有关部门收养,何须出此下策!这段文字为下文“找回的心”作了真实的铺垫。
《老J除陋记》像是一部轻喜剧,构思巧妙,诙谐幽默,使我沉重的心突然轻松起来。“非典”过后,讲卫生、除陋习是应时新风。洁癖“老J”“曾因爱干净招惹了不少是非,在机关很没人缘,很讨人嫌,非常孤立”。而今“大家一致建议成立‘除陋习,树新风’活动监督小组,并一致认为老J是当之无愧的组长。”老J走马上任,除陋习活动接连开始,故事展开。故事显然是虚构的,然而却是真实的,因为故事中的人物描写全是于兴生活中的所见。譬如大烟鬼“尹君处长不仅烟抽得熊,抽烟的作风实在是不佳。他有一个习惯,在室外抽完烟,就顺手把烟头扔在地上,而后再用脚一搓走人;在室内抽完烟,有烟灰缸也不往里放烟头,顺手将烟蒂在墙上一拧了事。”又如“老谈”“他爱擤鼻涕,擤时拇指和食指捏住鼻子往外使劲一出气,然后往身后一甩。甩完还不算完,逮哪抹哪,他最爱抹的地方是树干的桌子腿。”等等都十分真实,若无所见是写不出来的。于兴是井陉人,我在井陉长大,在那里我就见过许多这种陋习。
于兴一向刚直不阿,疾恶如仇,他以饱醮深情的笔讴歌真善美,以锋利尖刻的笔鞭笞假恶丑,《说鬼》、《皮场庙今鉴》、《欲不可纵》等杂文语言精练,寓意深刻,读来发人深省,回味悠长。“如今恶鬼有之,厉鬼有之,吸血鬼也有之,鬼多鬼事多,出门入‘鬼域’办事如过鬼门关,做事常被‘鬼’捣鬼,最终弄得人鬼难辨,人不人鬼不鬼,举步维艰,苦不堪言。”“如今的反腐败斗争像割韭菜,割了一茬又一茬。其实笔者看来还如割韭菜……更难得‘朝内外官吏无不重足屏息,奉公畏法’之景象”有力地针砭了时弊,深刻地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心声。
于兴恋情。笔随情注,情真自然,他笔下的奶奶、父亲、哥哥、妻子、云、冷妹等人物真实可亲,性格鲜明,而且各具时代特征。这是他纪实性“造像”手法的优长。
于兴恋山。“我是大山的孩子,我爱大山。”他老家住在“泉峪”,“峪为山谷。山谷里有很多泉,故称泉峪。峪,大山的怀抱,泉峪人祖祖辈辈在大山的怀抱里繁衍生息;泉,大山的乳汁,山里人世世代代以大山的乳汁养育成长。”于兴的书斋即名“泉峪斋”。这本集子就叫《泉峪斋随笔》。在《山泉》、《山韵》、《山之冤》、《山里有故事》等随笔和许多篇章中都写到了家乡的山水,大山培育了他坚毅笃志的性格,大山给予了他一支饱含真情的笔。
于兴恋海。1993年他摘下了“两头翘”的大沿帽,辞掉了市物价局办公室主任的“肥缺”,只身闯海南。他恋改革大潮,亦恋大海怀抱,在《海南印象》、《海赞》、《我的港湾》等诗篇中倾注了他的炽热情怀。“海是谁,父亲母亲。望海听涛哟!心境宽阔敞亮。”“汝累了吗?大海沙滩阳光,请到我的怀里来!”“海南是解脱的地方,海的胸怀,浪的气慨,带去不幸者无尽的忧伤。”
我素知于兴坦诚率直,且执拗坚毅。往事历历,当他告诉我要去海南时,劝阻不如鼓励,赠诗以壮行:
庸人贪享乐,
志士闯激流。
甘苦何足论,
得失更勿忧。
(2003年7月22日于拔俗斋)
评论(0) | 阅读(490) | 我的更多文章

 发表评论
您来做第一个为该作品点评的人吧~

| 共0条留言 | 页次: 1/0 | 10条留言/页 | 第一页 前一页 后一页 最后页 转到:
  发表点评                                            目前有0人对该作品发表了点评
  请输入评论标题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个试试
* 必须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您发表的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与书画服务中心无关。
* 我站评论管理人员或者艺术家本人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评论中的任意内容。
* 您在本中心网站点评系统发表的评论,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我的二维码           

我的传媒中心 更多

 


我的互联网信息 更多
Baidu
Google

我的30国介绍



我的服务团队       服务流程 演示

直售服务电话: 点击查看
第一经纪人: 点击查看
全国画廊网点: 点击查看
全国经纪人网点: 点击查看


我的保真鉴定库       演示 更多



我的作品点击TOP10

宝剑锋自 ()
毛泽东咏梅 ()
毛泽东词沁园春长沙 ()


我的最新动态

我的书法生命
“于兴书法展”将在河北博物院启帷
刍议大江书法之融变之术
“羊”款
“用”“艺”合璧 推陈出新
气势磅礴 浩然正气
透视熊基权及其书法艺术之精神
廉翁趣中古翰香
书法与诗歌韵律
植根于“民间文化”土壤的艺术与艺术家


访客最新留言

鱼@
2015-09-23 21:22:20
非常荣幸拜读于老师佳作
袁伟
2014-06-25 17:50:28
于老师书法--大气魄也!
山南那个村
2012-08-01 20:04:09
乡音难改,字如你人,敬佩。
功道源肖福新
2012-03-24 20:14:07
祝您身体健康,事业一帆风顺,有时间过来品茶,我会很荣幸为您泡茶。
滴水观音(你的老战友)
2011-09-27 16:51:59
字如其人,笔锋柔中带刚,浩然正气。敬佩!
我要留言 全部留言

书法艺术名家于兴官方网站 | 电话:点击查看 | 帮助中心
15966647833 4006406286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鲁ICP B2-20041068号 信息产业部:鲁ICP备 09036950号
打开
关闭